一、九叠篆和篆书区别
九叠篆,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,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“国朝官印”字体,主要用于印章镌刻,其笔画折叠堆曲,均匀对称。
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,则视笔画的繁简确定,有五叠、六叠、七叠、八叠、九叠、十叠之分。之所以称为“九叠”,则是因“九是数之终,言其多也”。
篆书(篆文,篆体)是古老的汉字书体,广义指隶书以前的书体,狭义则特指大篆和小篆。
篆书笔法瘦劲挺拔,起笔有方笔、圆笔,也有尖笔,收笔“悬针”居多。大篆指金文、籀文、六国文字,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;小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,大篆的简化字体,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,较籀文更易书写。现代汉字就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的。
二、篆字分几种书体
篆书的种类很多,概括起来主要有:
一、甲骨文,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,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,主要用于占卜。甲骨文笔法瘦劲挺拔,直线较多。起笔有方笔、圆笔,也有尖笔,手笔“悬针”较多。
二、大篆,大篆是籀文、古文、金文、石鼓的统称,其用笔与甲骨文味道迥异,风格浑厚朴茂,结体绚熳多姿。
三、小篆,小篆是指秦始皇时命李斯等人实行“书同文”,以秦篆为基础,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。小篆笔法圆融平正,结体典雅和平,而且有规可循,是识篆与了解文字本义的唯一门径。小篆发展到清代,线条变粗,而且突破笔画粗细、顿挫、迟速、轻重、方圆的变化。小篆的另一个分支是汉篆,用笔上掺以方折的隶意,而入印的篆书更为方折,又称缪篆,即摹印篆。
三、馨字篆书怎么写求教
馨字篆书写法如下:馨字释义为散布很远的香气;即可当做名词,也可活用为动词指人品德美好高尚。
《广韵》呼切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醯经切,音。《玉篇》香远闻也。《书·酒诰》黍稷非馨,明德维馨。《诗·大雅》尔肴旣馨。又《周颂》有椒其馨。《楚辞·九歌》折芳馨兮遗所思。《韩愈·答张彻诗》寒狖酸骨怨,怪花醉馨。
四、洁字篆书怎么写
篆书的书写,从笔画上讲,要求线条匀称,挺拔而富于张力,直笔要有拉伸感——两端略重,中间略细,弧笔要如弓一样有弹性,折笔如折钢丝。
篆书的结体,讲求对称。切笔画需分布均匀,不可随意。从字形上分,可分为有垂脚(下端出头的竖笔)和无垂脚(底部平或曲)两大类。有垂脚之字,宜作上紧下松的布局,即垂笔要适当延长,如一个人有双“大长腿”,身材自然就美。无垂脚之字,看具体情况而定,有的需要上宽下紧,如“曰”、“甘”、“白”之类顶上出头者;有的则需整体上提,字形略略缩短,此类多是小围合结构,如口、幺之类,有的则需四方撑满。